獲社會幫助 鮮魚行:冀學生十倍奉還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5/08/24 00:05

分享:

分享:

鮮魚行學校新紮校長施志勁滿腹大計,除繼續爭取更換校舍外,更要培養學生的使命感,對社會的幫助要「十倍奉還」。

鮮魚行大多學生均來自基層家庭,接受過不同社會人士幫助,施志勁希望教導學生如何回饋社會,成為一個理想公民,「十倍咁還返出去」,更希望學生有朝一日不需他人再拖以援手,反而自己貢獻社會,「即使幫隔離屋嘅婆婆都可以。」

正因為要有助人的使命感,他直言有需要推行國民教育,「若不了解國情,基本無可能貢獻」,了解國家的好事有光榮感,但亦要讓他們了解國家未發展、「唔好嘅地方」,才可發揮使命感,作出貢獻。

他亦會將以往的計劃系統化,當中包括推出「小學生涯規劃2.0」,讓學生建立目標,「即使50分,目標為55分,雖然不合格也可,至少目標達到,最重要心態要進步。」

而隨着新學年校園設有全方位WiFi,校方將加強電子學習,學生可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做功課,隨時「交貨」;他透露,過去曾有學生凌晨2時交功課、亦有早上8時交功課,「只要交到貨唔介意」,若見學生上課不夠精神,施志勁寧願讓他們小休片刻。